創新為健康 第四屆虹橋國際健康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_圖片新聞 _學術動態_研發動態_研發創新_復星醫藥


皇庭国际·(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

2021-11-07

創新為健康 第四屆虹橋國際健康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

2021年11月6日,作為第四届進博會的平行配套活動,以“創新為健康”為主題的第四届虹橋國際健康科技創新論壇順利舉辦 。 本届論壇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 、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主辦 ,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複星國際、複星醫藥承辦,並得到了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支持。

該論壇彙聚了來自政府 、產業 、臨床和科研機構以及投資界的領導及專家代表,聚焦全球前沿健康科技成果和發展趨勢 ,圍繞中國本土醫藥創新和國際化等熱點話題深入交流與探討,共同探索健康中國之路,從而為全球健康貢獻中國智慧 。



共亯政策機遇
國內醫藥創新駛入快車道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健康中國”建設上升至國家戰畧層面,作為國家重點支持和發展的行業之一,生物醫藥產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和挑戰。


國家衛生健康委財務司司長何錦國表示 ,全球新發 、突發傳染病疫情不斷出現對維護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准帶來了新的挑戰。 針對新發展階段如何做好衛生健康領域的創新,何錦國提出,一是要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堅持促進健康公平; 二是要加强產學研用交流合作,共同服務國家需求 ; 三是要堅持科學態度 ,開放共亯 ,攜手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顧洪輝指出 ,與新冠疫情的較量需要科技創新的引領和支撐,解决民生問題離不開創新問題 。 上海在醫藥健康領域產業體系健全發達,創新藥企 、優勢企業齊聚 ,多個重磅創新產品填補領域空白。 上海將從多方面深入實施國家戰畧 ,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創新高地 ,打造生物醫藥世界級的產業集群。


國際合作是促進中國醫藥和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會長傅大煦表示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要想取得長久可持續發展 ,真正實現基礎研發的“從0到1” ,必須以創新作為驅動因素,與國際接軌,不斷引入新技術,同時注重加强與高校 、科研院所及醫療機構的合作, 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 。


後疫情時代
全球合作推動“中國創新”走向世界


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全球醫療科技加速創新 ,科技抗疫的重要性愈加彰顯 。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視頻演講中表示,當輸入病例引起的社區傳播成為常態化時,要更加科學、精准地進行壓制 ,關鍵是强有力的基層公共衛生防控。 他呼籲全球共亯疫苗 ,團結一致抗擊新冠疫情,同時,要關注科學投資,尤其是微生物領域 。


著名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專家曾光教授回顧了我國新冠疫情防治的三個階段,他認為國內防控取得成績原因在於舉國體制的防控 。 當前疫情防控考驗國家疫苗研發 、儲存 、分發 、接種等綜合能力 ,我國仍需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最佳疫苗組合 。


在這場與病毒的賽跑中 ,全球醫藥企業通力協作 ,新冠疫苗、治療藥物的火速研發 、臨床、審批到緊急使用上市,取得創新性突破 。 複星國際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啟宇表示,“疫情之下 ,新冠疫苗和藥物的研發審批速度較此前出現了質的飛躍 ,這也是全球生物醫藥科技新的轉捩點 。”

陳啟宇表示 ,經過疫情的錘煉 ,我們進入到後疫情時代 ,從臨床研發、審評審批 、生產製造到運輸供應 ,全球醫療市場正在形成新的合作機制 ,中國也將成為全球創新藥物研發全鏈條的重要參與者 。 “進博會彙聚全球創新技術,是重要的交流和合作平臺。複星今年是第四次參展 ,獲益良多。希望我們中國的企業也在這樣的交流中不斷提高創新水准 ,實現更多高水准的全球合作 ,共同助力全球生物醫藥發展。”


“疫苗的問世向全世界展現了人類如何利用科學技術和全球高效的合作,書寫了醫學界的歷史 。” 百歐恩泰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吳沙忻在視頻發言中表示 ,百歐恩泰已向全世界約15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超過18億劑次的疫苗 ,讓盡可能多的人群接種疫苗仍然至關重要 。 mRNA科技具有極大的可塑性,研發速度快,生產週期短 ,適合進行加强免疫等優勢 。 近期一項III期隨機對照的疫苗加强針試驗的結果表明 ,在德爾塔變異毒株擴散最猛烈的時期 ,疫苗展現出超過95%的有效性和良好的安全性 。 這也表明接種疫苗增強劑可以在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和幫助恢復正常生活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科研創新帶動醫療科技的水准的提升 ,也提升了人才的隊伍和促進了學科的全面提升和發展 ,繼而促進醫院整體提升和發展 。 中國科學院院士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表示 ,大型公立醫院在新冠疫情中的突出表現 ,是近年來中國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的成果 。 未來要通過醫學科學技術創新 ,引領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 ,以科研創新帶動醫療水准 、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全面提升 。

接軌國際創新
為全球健康貢獻“中國智慧”


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之下 ,中國智慧和中國創新如何接軌全球創新,助力全球健康成為重要議題 。 會上 ,在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秘書長馮嵐的主持下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 、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長吳凡 ,北京大學醫學部放射腫瘤學系終身名譽教授 、主任醫師 、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放射治療分會主任委員申文江 ,百濟神州總裁、首席運營官吳曉濱 , 阿斯利康全球腫瘤研發高級副總裁 、全球研發中國中心總裁何靜,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醫藥醫療行業組負責人梁錦以及複星醫藥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以芳等產 、學、研 、投等領域專家 ,圍繞疫情防控的常態化、高品質國際創新合作話題進行熱議 。



疫情之下 ,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和醫藥創新受到關注 。 中國疫苗研發站在世界一線 ,在國內迅速構築免疫長城的同時,也為世界多國送去了免疫屏障 。 與此同時,中國科學 、精准、快速的防疫措施也為全球抗疫提供經驗 。

中國疫苗研發速度體現了中國醫藥創新的速度。 在政策支持下 ,當前不斷有新的研發企業湧現 ,形成了中國醫藥產業創新的熱潮。 有專家表示,對於中國藥企而言 ,創新既需要政府積極推動 ,也需要企業構築起研發、科技 、人才儲備 。

與此同時 ,疫情讓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凸顯。 在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號召下 ,中國推動醫藥創新高水准發展的同時 ,也讓中國的醫藥創新和全球一起共亯機遇 。 與會嘉賓也期待中國的原創推動世界醫藥的前進 ,中國的原創對全球的患者可及性 、可負擔性得到極大改善 。

當日 ,在國家衛健委相關司局的指導下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和複星醫藥攜手合作,啟動“鄉村振興健康示範工程”簽約儀式。 未來,雙方將積極探索公益路徑 ,打造“鄉村振興健康示範工程” ,以鄉村醫生能力建設和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為抓手 ,圍繞鄉村老人、兒童等重點人群的切實需求開展工作,並探索可在全國複製和推廣的經驗 。


上海皇庭国际医药集团